设为首页加入收藏
栏目导航
 首页 
 本馆概况 
 党建工作 
 二级学院专区 
 基础教育资源专栏 
 图书捐赠 
 微信公众号 
当前位置: 新站首页>>信息教育>>图情知识>>正文
当前位置
古代藏书之一:先秦两汉藏书
2019-07-03     (点击: )

前言

文字是书籍产生的基本条件,当文字被记录在各种载体上用来阐述思想、表达情感,并不断地积累和传播时,书籍便出现了。书籍自出现以来,既记录和传承中华文明,书籍的收集、保存、流通和利用也成为了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。我们将以7篇小文向大家逐一介绍我国先秦两汉、魏晋南北朝、隋唐五代、宋代、辽金西夏和元代、明代、清代的藏书情况。

先秦两汉藏书

一、我国图书的早期形态

我国藏书事业的历史,可以追溯到文字及书籍已有一定发展的夏商周时期。我国图书的早期形态有甲骨文献、金石文献、简帛文献、纸书。甲骨文献记载了宗教、战争、天文、祭祀、田猎等社会生活内容。金石文献包含青铜器铭文、石鼓文、盟书。青铜器铭文的内容较为简单,一般说明日常用器和记录联姻媵器。石鼓文即石刻文献,记载贵族游猎及游乐生活的四言诗。盟书也称“载书”,为我国古代天子与诸侯间、诸侯相互间、诸侯与大夫间向神盟誓时书于策之载辞。简帛文献分简牍和帛书。记录的内容已相当广泛,如记载儒家经典、兵学著作,祭祷类的贞问忧患、疾病、迁居等。纸的出现使记录和传播知识的载体发生了根本性的变革。

二、官府藏书

我国古代的藏书系统由官府藏书、私人藏书、寺观藏书、书院藏书四个部分组成,其中官府藏书形成最早。

夏王室收藏的典籍有:《虞书》《三坟》《五典》《河图》《洛书》《连山》《归藏》《仓颉书》《夏书》《箫韶》等。

西周时期,王室推行尚文重史的政策,藏书事业得到很大发展。清代著名学者章学诚认为,周王室不仅藏有《易》《书》《礼》《乐》《诗》《春秋》六艺之文,也有天文、地理、手工业、法律等方面的典籍,以及各种官府文书。

秦统一六国后,收周王室及原诸侯六国的藏书归于咸阳,使自身的藏书量大为增加。其后虽有焚书事件,但记载秦国历史的书籍、医药、卜筮、种树之书以及秦博士个人藏书得以保存,六国地理类文献、户籍民情类文献以及民间所藏兵书也未被完全焚毁。

两汉对于官府藏书的重视与汉初名相萧何不无关系。沛公刘邦率义军进入咸阳,“萧何尽收秦丞相府图籍文书”。所收典籍以舆图、户籍、档案、律令等为主。西汉王朝正式建立后,刘邦号召民间向官府献书。到武帝时,又命丞相公孙弘广开献书之路。在后来的王莽之乱中,汉兴以来两百多年辛勤积累的官府藏书遭受厄运。刘秀建立东汉后,“采求阙文,补缀漏逸”,开展大规模的征书,官府藏书因此得以恢复

三、私人藏书

根据文献记载,老子担任了周代官府藏书的管理员,孔子是我国藏书史上事迹可考的第一私人藏书家。除老子、孔子之外,墨子、惠施、苏秦、王寿诸家的藏书也十分可观。

据文献记载和考古发现,秦至两汉时期宗室贵族中也出现藏书者。刘安(汉高祖刘邦孙)、刘德(汉景帝第三子,封河间献王)、利苍(汉兴以后拜长沙国相)都有一定的藏书。汉成帝时,汉宗室刘向、刘歆父子以藏书、校书显世。

秦汉时期的藏书家,除了宗室贵族之外,还有朝臣官吏、学者经师及民间富户平民数十人,如孔鲋(孔子八世孙)、孔腾(孔鲋弟)、蔡邕(东汉陈留圉人)、郑玄(东汉末北海高密人)、班彪班固父子等。

四、早期寺观藏书

寺院藏书以佛教经书为主,形成一大藏书体系。最早传入我国的佛经是《四十二章经》。东汉桓帝、灵帝时期,越来越多的印度和西域佛学家及僧人相继来到中国,以洛阳为中心从事译经及传教活动,译出了不少佛教典籍。据唐释智升《开元释教录》统计,有汉一代共翻译佛经292部395卷。佛教藏书的主要收藏机构是寺院,一般认为,寺院藏书始于东汉时期。

先秦两汉时期,中华文明经历了文字发明、图书产生、造纸术普及等一系列标志性事件。藏书的历史伴随着书籍的产生、传播与利用。先秦至两汉时期是我国藏书史发展的初级阶段,各种基本藏书类型都在这一时期定型。

参考文献

韩永进主编.中国图书馆史:古代藏书卷[M].王余光本卷主编.国家图书馆出版社,2017:1-58.

打印    收藏
上一条:古代藏书之二:魏晋南北朝藏书
已是尾条
关闭窗口