作者:罗景涛 2016精化2班
一位美国社会学家芭芭拉在1996年美国总统克林顿签署《个人责任与工作机会调查法案》,对福利制度进行大刀阔斧的改革。这项法案对生活在底层生活的打工族有什么影响呢?低收入者们如何生活?本书的一开始,编者就给读者抛出来了这样的一个问题。
现代社会快速发展,经济支撑着的生活越来越现实,金钱担任的作用越来越明显。钱,一个字,包含了多少人的心酸,又使得多少人落魄?当然,作者在文中也给出了她自己的答案:低收入者们根本生存不下去,只有那些身体强壮得足以做到两份工作,或是能与别人合租房子的人,才能生活下去。
《我在底层生活》这本书,由五个部分组成,首先,是作者在寻找工作时做了哪些准备,包括工作地的选址,作者还用一些很巧妙的语言填写简历,隐藏自己的部分经历使得更好的寻找工作。第二部分是介绍了她在佛罗里达州当服务员的状况,第三部分是作者作为一个白人,在缅因州这个由白人支配的城市里作为女侍,过着擦擦抹抹的生活,第三部分是他明尼苏达州买东西的经历介绍,第四部分则是作者对这次在底层生活的成果评估。
我很喜欢书里面的一句话“雇主们付给员工的薪水越少,就会越着急地去炸压他们的每一滴汗水,每分每秒都以一种侮辱性的方式监管他们”。我喜欢它的真实,在为数不多的暑期工经历之中,劳动力被无限地剥夺,就好像作者在弗洛里达州当服务员的时候,老板不断地克扣休息时间,总是安排无数未完成的工作一样。书中的描写很细腻,不经让人感受到作者和底层人们的距离感。作者只是造访了一下那个贫穷的世界而已,但有些人真的一辈子就待在那个贫穷的世界里面了。
认识过一位常年做临时工勉强维持生计的音乐老师朋友,她没有音乐学院的毕业学历,所以只能在几个琴行里面当个陪练老师,每节课只能拿到10几块的工资,每天在各个工作场地奔波。我询问过她,你可以养得起自己吗?她淡淡地笑了笑。而这一微笑,让我的提问是那么的不近人情。
现实社会称为现实是有原因的,吃饭要钱,交通要钱。衣食住行没有一样是不用花费的,而一个月3000左右的工资,也仅仅在广州能活着下去,生活对于她来说,都是太遥远了。但又无法逃脱这个工作,离开了这里,纤弱的她或许连活都活不下去了,只能随着时间的增长,一点点地增加工资来满足生活。
芭芭拉对自己这次实践活动的定位也有提到一点前提,就是她定下来的第四点原则 “一旦无力支付房租,立即叫停计划”。看到这里我不禁笑了出来,不是说这句话有多么好笑,也不是我对于作者这种保守方式的鄙夷,只是从那么一点原则中,不难看出作者其实对于这项田野实践还是存在不安的。芭芭拉说到她只是来探访一下这个底层的世界,但真真生活在底层的人,那份艰辛,可能真的一辈子都逃不出来了。
曾经看过一个观点,贫穷具有遗传性。最简单的例子,如果父母都是生活在农村的底层生活去,且没有经历过教育,你让他们教育出一个品学兼优的孩子来,那就是极小概率事件了。很多时候开展的一些关爱底层人们的活动,不应该仅仅停留在他们的生活调查,对他们的安抚、关怀可能有用,但实质上的帮助能不能真的帮到他们呢?
很多底层生活的家庭,父母和孩子都没有选择,只能三更灯火五更鸡地学习,全家人命运都寄托在了孩子身上。所以很多穷人家的孩子就会在棍棒下长大,先把容易产生家暴的可能性放一边,孩子身上束缚的枷锁就已经足以压弯那脆弱的肩膀了。“穷人思维”是近代教育的一个关注点,反过来这倒是限制孩子向更高层次的社会地位上升。
很多时候,底层生活真的不像美剧《破产姊妹》里面那么励志,努力工作就能改善生活?也许所有还在重复那些低端工作的人,可以想想这份工作除了带给你赖以生存的金钱的同时,是否还能带给你精神层次的附加值?对现状不满、却被薪水束缚的人都应该体会体会芭芭拉的话“当你开始以小时为单位卖掉你的时间,你可能一定不了解的一点是:你真正卖掉的,是自己的生命。”